6月17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濱州市政府在惠民縣舉行第27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現場宣傳活動,宣傳主題是“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山東省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開展國土綠化,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森林覆蓋率由1992年的10.7%提高到目前的近20%,活立木蓄積量由1992年的0.6億立方米提高到目前的1.3億立方米。全省綠量顯著增加,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沙區也徹底改變了風沙肆虐、生態惡化的狀況,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根據荒漠化和沙化監測初步成果,全省沙化土地較上一個監測期減少了7.4萬公頃,荒漠化土地減少了22.4萬公頃。通過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保障了糧食高產穩產;各地結合沙區治理,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濱州市經過多年持續治沙造林,逐步遏制住了沙化、荒漠化土地的蔓延與危害,大大改善了沙區生態狀況和生產生活條件,徹底改變了沙區群眾“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的生產生活處境。惠民縣等沿黃各縣區大力發展林果業,推廣特色種植、林下間作、采摘休閑,在防沙治沙的同時也形成了蘋果、梨、桃等特色林果富民產業,抑制了風沙、改善了生態、提高了群眾收入。
今后,山東將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堅持保護優先,綜合治理,支持鼓勵發展沙區特色優勢產業,打造一批沙區特色新產業新業態,增強沙區治理的可持續性。堅持創新引領,加大沙區植物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新模式的推廣力度,大力推廣綠色生態應用技術,提高沙區綠化建設和產業發展的科技含量。讓更多的有識之士攜起手來,投入到防沙治沙中來,真正做到“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 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