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加強自然保護地明查暗訪的通知》,為強化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堅決查處和糾正違法違規問題,促進自然保護地健康持續發展,8月12日,上海市林業總站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工作小組赴吳淞炮臺灣國家濕地公園開展本年度的明查暗訪專項工作。
上海吳淞炮臺灣國家濕地公園由濕地與陸地兩部分組成,其中濕地的面積達64.2公頃,濕地率60%。炮臺灣歷來是重要的海防要塞,60年代初期,因戰備需要,用鋼渣回填形成炮臺山,并在沿江形成了大片鋼渣地。利用原有的長江灘涂濕地,秉持“環境更新、生態恢復、文化重建”的理念,在鋼渣堆上建起了吳淞炮臺灣濕地公園,是人與自然、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和諧發展的新模式。
本年度明查暗訪工作根據年度遙感監測發現的問題,堅持明查和暗訪相結合、暗訪為主的檢查方式。檢查內容包括:自然保護地設立后發生的非法開采、非法捕獵、擠占河(湖)岸、侵占濕地,以及核心區內旅游開發和水電開發等六個方面焦點問題;自然保護地內領導批示的重點問題,通過遙感監測、森林督查、信訪舉報、媒體曝光等發現的問題線索;自然保護地內新建或拆除的建筑情況,垃圾廢棄物以及其他各類不合規定的建筑。
工作小組結合本年度的人類活動遙感影像對公園內的17處點位進行了逐一的查看,并對其中存在疑問的4處點位進行了重點的檢查,對于難以進入的點位,工作組采取了無人機飛行拍攝的方式。檢查發現,吳淞炮臺灣國家濕地公園存在1處拆除建筑(移動廁所),2處新增建筑(房屋、信號塔)。遙感監測存疑的4處點位,均未發現異常。
接下來工作組將繼續開展對其他自然保護地的明查暗訪工作,并對本年度工作開展和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總結,終形成年度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