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重慶市委書記、市總林長袁家軍與市委副書記、市長、市總林長胡衡華共同簽發重慶市第3號總林長令,決定即日起到2025年底,全市總動員、各區縣及毗鄰地區協同聯動,深入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攻堅行動。
總林長令要求,深入開展疫情精準監測行動。按照監測全覆蓋、普查無盲區的工作要求,嚴格落實疫情日常監測和專項普查制度,健全網格護林員監測為主、社會化組織調查為輔的人工監測體系。利用國家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監管平臺,深化衛星遙感、視頻監控等自動識別技術,實現由傳統人工地面監測為主向天空地一體化實時智能監測轉變。加大對死亡松樹的檢測鑒定力度,建立并動態更新全市松材線蟲病發生小班數據庫和疫情分布“一張圖”。
深入開展疫木集中除治行動。建立疫木除治賽馬比拼機制,重點除治疫情小班病(瀕、枯)死松樹,統籌抓好因火(旱)等災害致死松樹的除治清理。嚴格執行除治松木“能粉盡粉”無害化處置要求,推行政府購買除治服務和專業除治隊伍3—5年績效承包防治模式,嚴格落實山上不漏一棵死樹、林間不遺一根樹枝、地上不露一個伐樁、路上不丟一節疫木、農戶不留一段松柴、企業不存一塊松木的“六個一”質量標準,建立一疫點一策略、一小班一方法精細化除治、動態化清理的閉環工作機制。
深入開展疫源封鎖管控行動。實施疫木源頭全程監管,疫木除治推行村社干部、網格護林員陪伴式監管制度,建立疫木無害化處置見臺賬、見軌跡、見影像和企業承諾“三見一諾”閉環監管機制,提倡將疫木管理納入村規民約、人居環境整治、“十戶聯防”范疇。加強聯防聯治,全面開展涉疫林區“拉網式”清理,落實邊界區域交叉檢查簽字確認和村級林長、網格護林員履職報告制度。嚴格檢疫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違規采伐、運輸、經營、加工、使用疫木及其制品行為。
深入開展健康森林保護行動。堅持病(瀕、枯)死松樹清理和健康松樹保護并重,依托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國家儲備林建設、退化林修復、森林撫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等生態工程項目,對疫木除治地塊科學補植補種鄉土闊葉樹種,營造混交林。因地制宜開展人工商品松林改培,采取打孔注藥保護名木古樹和重要地標性景觀松樹。
統籌開展疫情防控保障行動。建立以林長制為核心的疫情防控責任制度,把防控成效納入林長制督查考核。各區縣要建立專班工作機制,推行區縣包鄉鎮、鄉鎮包村、村包小班績效模式,形成發現問題、告知約談、整改銷號全鏈條工作閉環。(劉倩瑋 劉微)